歷時13年,圍繞著祁門紅茶展開的商標糾紛有了進展。(本報2018年2月9日第5版曾作相關報道)日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發(fā)布公告,宣告第4292071號“祁門紅茶及圖”(指定顏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下稱“祁門紅茶”商標)無效。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針對“祁門紅茶”商標無效宣告糾紛案作出的二審判決指出,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申請人在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文件方面,應當負有較之于普通的商品商標、服務商標注冊申請人更多的誠實信用義務,而且應當包括向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全面準確說明客觀情況的積極作為義務。違反上述誠實信用義務,無論是違反消極不作為義務,還是沒有盡到積極作為義務,都將使其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喪失正當性基礎。
在“祁門紅茶”商標無效宣告糾紛案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認為,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祁門紅茶協會(下稱祁門紅茶協會)在明知“祁門紅茶”產區(qū)地域范圍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未全面準確地向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報告該商標注冊過程中存在的爭議,尤其是在安徽國潤茶業(yè)有限公司按照協調結果撤回商標異議申請的情況下,祁門紅茶協會仍以不作為的方式等待商標注冊主管機關核準“祁門紅茶”商標的注冊。祁門紅茶協會的上述行為明顯違反了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申請人所負有的誠實信用義務,構成了我國商標法所指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情形。(作者:王國浩)
行家點評
明星楠 丁金玲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律師:誠實信用原則是民事活動中應當堅守原則之一,也是我國商標法明確規(guī)定的原則,在商標申請注冊過程中,申請人負有誠實信用的義務。地理標志商標不論是證明商標還是集體商標,商標注冊主管機關難以對相關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產源范圍等實質性條件進行核實,往往依據申請人提交的行業(yè)主管機關的批準文件等進行形式審查。與普通商標相比,地理標志商標申請人不僅要承擔不能提供虛假文件的義務,也要承擔積極報告義務。申請過程中存在的商標爭議、行業(yè)主管機關就地域范圍作出的調整等影響商標核準注冊的實質性條件的改變都應積極主動地向商標主管機關報告,而不應以隱瞞不作為的方式等待商標的核準注冊,否則同樣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
商標申請應當包括提交申請文件、初審公告到核準注冊的整個過程。即便祁門紅茶協會最初的證明文件沒有偽造,但在其明知地域范圍存在爭議,行業(yè)主管機關已根據實際產區(qū)對范圍作出調整的情況下,仍不向商標注冊主管機關說明這一客觀情況,違背了地理標志商標申請人應當遵守的積極作為義務。根據該案二審法院的觀點,無論是違反不能提供虛假文件的消極不作為義務,還是沒有盡到主動向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全面準確說明客觀情況的積極作為義務,都將使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喪失正當性基礎。違反后者也屬于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的“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的情形。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本身代表著出產地產品的信譽,是一種質量保證,涉及消費者的信賴利益,產區(qū)范圍不適當地擴大或不適當地縮小,都會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產生誤認。該案二審法院的觀點是,這種地域范圍限定不準確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依法不應予以核準注冊。由于祁門紅茶協會一直不愿意協商,從異議、撤回異議、無效宣告到進入訴訟程序已歷經了10余年,將該案在訴訟程序中一錘定音,無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二審判決將“祁門紅茶”商標宣告無效,并對石臺、東至、貴池等大范圍的祁門紅茶產區(qū)進行了確認,給予了這些地方的企業(yè)重新談判爭取自己權益的機會。
當然,“祁門紅茶”商標雖被宣告無效,但并非可以被任意使用。如果其他非上述祁門紅茶產區(qū)的茶企生產、銷售的紅茶冒用“祁門紅茶”商標,仍然可以用我國商標法第十六條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guī)定進行規(guī)制,主張構成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香檳”地理標志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中,對未注冊的“香檳”標識以地理標志給予保護,認為擅自使用人侵犯了香檳標識權利人對“香檳(Champagne)”地理標志享有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的民事責任。
保護地理標志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fā)展,讓市場競爭秩序更加公平,而不是讓少數人擁有壟斷相應資源的權利,成為排除競爭的手段。否則,將有違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chuàng)新、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的司法導向,不符合我國商標法保護地理標志商標的立法本意。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